|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一個普通人,為何如此潦草過完一生?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那天我正在給家人辦理住院手續,刷到一個博主的帖子,心裡立即一沉。


在過去的一年時間裡,我們輾轉在福建和上海的多家醫院裡,因為是幾種疾病的相互幹擾,始終無法找到願意手術的醫生,千辛萬苦,才終於可以入院。其中的煩擾與憤怒,無以言表。

但是網友“小米悠悠”的死亡,是絞纏著醫療艱辛的另外一種故事。


我在朋友圈裡刷了一遍,沒有一篇轉發的帖子。那天也只有寥寥幾個帖子。發酵幾天之後,她上過微博熱搜,網上各種蹭流量的帖子甚囂塵上。

但是迄今為止,在自媒體和主流媒體之中,都沒有她的真實姓名,她的故事模糊難辨,只能在她的小紅書賬號中依稀重構。人們的關注點,是她有一套房子,200萬存款,以及她每一步都走錯了的人生。

在她漫長、痛楚而孤獨的死亡之後,她幻化成了一個教訓:不重視自己的身體,摳門不舍得花錢,怯懦怕事。連她自己也是這樣看待自己。

她的小紅書賬號,至今只有1.3萬粉絲,6.9萬獲贊與收藏。雖然在最後的幾個帖子裡甚至有幾萬的評論,但是可以說,她只是悄悄走掉的另外一個生命,給人們留下的不過是警醒而已。

我們幾乎可以這樣斷言:一個普通人,潦草地過完了自己的一生。

可是一切,為何會如此發生?

01

在有限的資料中,尤其是來自於她和網友之間的互動,重構一下她在輿論中極其匱乏信息的一生。

1982年出生在山東一個並不富裕的家庭,不知在哪裡上的大學,在武漢的體制內工作,父母尚在,母親70多歲,至少有一個妹妹。

十多年前,單位體檢中發現卵巢有一個囊腫,此後每年體檢中都有發現。醫生說一個腹腔鏡手術就能解決,但是怕花錢,怕麻煩家人,沒有做。十多年沒有任何行動。

2023年7月B超發現增大。依然沒有重視,當天回去上班。

2023年11月,腳骨折,怕扣工資,繼續上班。腹部已經腫脹,但以為只是長胖了。


2024年3月,再次檢查,發現了16cm的包塊,懷疑卵巢癌。開始搜尋資料,發現最好的醫生在上海北京。但是怕去外地醫院麻煩,醫藥費單位不報銷,於是選擇武漢的三甲醫院。

這時候,還不是最晚期,只要手術切幹淨,預後就會挺好的。

她積極配合治療,也很樂觀。接受了手術,接受了4次化療,沒有做放療,認為用處不大。

結束化療後三天,她回去上班。一個半月後,腹痛一周去看急診,轉移復發了。因為沒切幹淨,醫生沒有做評估,直接加了化療,所以無法做二次手術。

即便到了這個時候,為了省錢,她參加了免費的用藥小組,並且進了兩次,每次都要重新檢查,長時間耽誤治療,病灶不斷生長轉移。


今年2月份開始,用藥已經無效,只是不斷進展。她的帖子裡,都是疼,肚子疼死了,清醒的時間越來越少了。

6月20日,她留下了最後一個帖子,“我今晚就要走了”。全文是:昨晚灌腸之後,去大廁時腸穿孔了,我今晚就要走了,感謝大家的陪伴。

許多人在詢問她的情況。6月23日,有病友貼出微信對話:我是XX蘭的妹妹,我姐凌晨三點左右走了,感謝一直以來的關愛與支持,在此告知一下。

病友說,最後三天,生不如死。

對了,她的微信名字叫:陽光米蘭。

網友“小米悠悠”的死亡如此漫長而痛楚,但是她的生命卻結束得如此潦草而簡單。在這些天裡,再沒有任何信息更新了:她的家人,醫院,或者同事。

而自媒體和機構媒體在意難平的是:一個43歲的獨身女子,以一己之力,給自己買了房子,還有200萬存款,從舊帖上還可以判斷她大約還有一輛車。為什麼她要如此刻薄對待自己?

在她的帖子裡,反反復復地出現,怕麻煩,省錢

在一次做心電圖的檢查中,她記錄了一個細節。她受到一個態度惡劣的護士“像驅趕一群奴隸”的對待。她出來後拍了照,護士搶過她的手機,刪了照片,說“你去投訴我啊,我叫李xiaoqing”。

她說,當然我不敢投訴,我怕她是關系戶,怕我再去醫院看病給我使絆子,可能連命都沒了。這已經是2025年4月9日了。
2     已經有 5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共有 5 人參與評論    (其它新聞評論)
    評論1 游客 [辛.香.氏.說] 2025-07-01 16:33
    If every ordinary person can have extraordinary life, there is no need to be extraordinary person. That is the reality of this world. Please do not write those sad stories. They will not change anything. The only thing we should change and keep is a positive attitude when we face all challenges in our lives.
    上一頁1下一頁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1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0019 秒